2017宜宾中考考试说明
《2017年宜宾中考考试说明下载》.doc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及分值
“人文与社会”由思想品德、历史两科试题组成,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两科试题合卷,思想品德满分40分。
(三)试卷结构
思想品德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单项选择题,共10题,20分;非选择题,共3题,20分。
(四)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
三、题型示例
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1】(2015•宜宾)进入21世纪,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在悄然发生变化,比如: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农村家庭、小汽车开进了农家小院,农村居民劳动之余走进了“农家书屋”,城市居民开始从麻将桌走向健身房,利用假日外出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变化说明了( )
A.我国现阶段已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B.我国已经开始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得到根本解决
D.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小康生活的到来
【答案】D
【说明】题文中进入21世纪,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在悄然发生变化,说明我国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选项A错误,我国还没有实现全面小康,要到2020年。选项B我国已经开始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错误的,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项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得到根本解决是错误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答案选D。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小康社会。
【例2】(2016•宜宾)《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推进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实现这一目标需的有效措施有( )
①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强化质量和品牌意识
②国家依赖国外技术人才,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③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④国家淘汰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说明】本题考查对科学创新的认识。我国现阶段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必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强化质量管理、品牌意识等,因此①和③要选。我国要创新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而不是依赖外国,所以②选项不选。国家发展新兴制造业的同时也要保护我们的优良传统制造业,故排除④选项。所以本题选择A。
【例3】(2016•宜宾)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脱贫任务完成1000万以上”成为了发展的两个主要预期目标。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关键是( )
A.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B.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
C.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D
【说明】本题主要考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抓住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本题选D。
非选择题(按要求回答问题)
【例4】(2016•宜宾)[改革开放 持续发展]
材料一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相当艰巨,必须按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车键”。
材料二 我国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建设“一带一路”是我国新一轮开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运用《小平,您好》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答案】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作出的正确决策。(2分)②它将进一步破除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1分)③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放才能发展。(1分)
【说明】本题设问的类型是认识类的简答题。在设问中,要求运用《小平,您好》一课的知识进行答题,答题时要注意本题是一个设问,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考察学生对改革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的理解,第二个方面考察学生对对外开放必要性的理解。
【例5】(2016•宜宾)[多姿多彩 文化自信]
为落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要求,某校团委组织同学们收集到以下信息:
●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致辞时表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抗疟药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她请大家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中国的春节越来越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纳。
●中华文化对西式快餐文化的接纳与快餐文化的“中国化”其实是同步进行的。
●……
针对以上信息,同学小王认为:我们对中华文化应充满自信,要用中华文化去替代世界其他民族文化。请运用《天涯若比邻》的知识,对小王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6分)
【答案】这种说法是片面的。①中国拥有灿烂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传统。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对中华文化应充满自信。(2分)②世界文化正是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相互汲取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1分)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是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的基本前提。用中华文化去替代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观点是错误的。(2分)③我们应以一种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1分)
【说明】本题的观点中,“中华文化应该自信”是正确的,主要考察的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了解,以及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价值取向。 “用中华文化去替代世界其他民族文化”是错误的,主要考查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尊重不同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例6】(2016•宜宾)【扶贫攻坚 全面小康】
材料一 我国目前仍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大多数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
(1)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
【答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说明】本题重点考察了学生对第十四课我国现阶段最基本国情的认识、第四课总体小康特点的理解。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还存在一部分贫困群众,这说明了我国还未达到全面小康,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
材料二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十三五”时期完成5575万绝对贫困人口脱贫。也就是说,我们要用5年时间让一个比韩国人口总数还多的绝对贫困人群摆脱贫困,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
(2)运用《“三个代表”》和《走向小康》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重视扶贫工作的原因。
【答案】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党和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分)。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1分)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利于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
【说明】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材料分析题,在设问中明确要求用第十五课《“三个代表”》和第四课《走向小康》的知识进行回答。本题第一个方面考查学生对《“三个代表”》一课中党的指导思想、性质和宗旨的理解,所以要回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第二个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走向小康》一课中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对共同富裕知识点的理解。
材料三 王家元是宜宾市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党支部书记。他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开凿出山公路,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做好小事、善做善成,带动邻村共同致富,使一穷二白的“石头村”发展成全省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王家元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3)某校组织“向王家元学习,成就有意义人生”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结合材料三,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写出宣传要点。(至少答3点)
【答案】①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不断创造和开拓;⑤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说明】本题先考察学生对答题方法的掌握。一般情况下宣传可以围绕“这样的行为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模范人物?”“学习模范人物的什么品质?”这三个方面进行作答。在明白从什么角度作答后,联系材料中的知识不难看出,本题考察了创造财富的源泉,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民族精神,发展自己、承担责任等知识。